熱門文章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扮演的角色

引言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也許算是一個最不為人所重視的國家,它雖然在名義上與德日兩國同為軸心的成員,但在戰爭中不僅始終屈居配角的地位而且一切表現也 最為差勁。儘管如此,意大利對於戰爭的發展又非毫無影響,甚至還可以說曾經產生若干重大的作用。義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產生的影響,在 戰史研究的領域中是一個比較冷門的話題,而且資料也比較缺乏;但並不因此而減低其價值和趣味,尤其是在意大利的經驗中,可以發掘出不少有關大戰略的教訓, 這些教訓也深值得後人去記取和反省。由第一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扮演著多變和綠葉的角色,但歷史的劇情裏往往這種角色是必須存在的!

內容回 到正題,當初墨索里尼希望和平的確是出自至誠,其原因有兩點:(1) 意大利在1935年向埃塞俄比亞(當時稱阿比西尼亞)發動侵略戰爭,到1936年才結束;在1936年又參加西班牙內戰,到1939年初始結束,接著在同 年4月間又侵佔阿爾巴尼亞。連年用兵,損失頗大,所以確實需要休息。(2)墨索里尼深知只有在危機不斷發生而和平又未絕望的情況之下,他的應變特長始有發 揮的機會。例如在1938年慕尼克會議時,墨索里尼談笑風生,雍容揖讓,顯得比誰都更出風頭,好像是由他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如果戰爭發生,則意大利由於 實力不如人家,也就自然變得無足輕重了。

中立國角色因此,當希特拉在1939年8月決定發動戰爭時,墨索里尼的反應是失望和憤怒兼而有之。他與他的女婿(外長)齊亞諾商量之後,決定坦白對希特勒說明意大利尚未完成準備,不能採取軍事行動,對德國的支援只能限於政治和經濟兩方面。

墨 索里尼這樣的表示,希特拉是一點都不驚訝,他對意大利只作了三點要求:(1)義大利的報紙和廣播儘量支持德國;(2)盡可能虛張聲勢以牽制英法兵力; (3)提供德國工業和農業所需要的人力。所以還是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一樣,意大利雖然是德國的同盟國,但暫時並未投入戰爭。這對意大利而言,是一種明智的 決定,既然自知準備不足,自然不應冒險。一面準備,一面觀望,等到有利時機來到時,再作進一步的決定,實在是不僅安全而且有利。

形勢分析對 於德國而言,也無任何不利甚至更為有利。戰前德國有一個軍事上分析“假使戰爭爆發,意大利最好能守中立,這樣它也許可以牽制敵方10個師,假使它投入對 方,則德國只要用5個師就可以將其擊敗,但假如加入德國方面作戰,則德國反而要用20個師去保護它。”此項預言真是不幸而言中,假使意大利能守善意中立, 則對德國的貢獻將比參戰遠較巨大。巴爾幹和地中海都可平靜無事,於是德國也就可以專心去進行其決定性的作戰。

意大利參戰但 很可惜,墨索里尼未能堅持到底,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終於還是向法國宣戰。因為眼看著德軍勢如破竹,勝利即將來臨,墨索里尼感覺到此時如再不參 戰,就會喪失分享勝果的機會,所以儘管法國表示願意讓出某些殖民地,但仍遭其拒絕。但直到10天之後,意大利部隊才慢吞吞地開始向法國的南疆發動攻擊,接 著又很輕鬆地為法國微弱守軍所擊退。到此時德法之間已經簽訂了休戰協定,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法蘭西戰役結束之後,希特拉開始考慮下一個步驟:眼前的問題是英國,而遠端的問題則為俄國。他先向英國發出招降的訊息,結果遭到拒絕,於是也就不能不進攻英國。等到“不列顛之戰”失敗,“海獅”計畫胎死腹中之後,用直接手段擊敗英國的希望遂完全落空。(這些作戰的經過與本文的主題並無多大關係,所以從略。) 因此希特拉嚴禁墨索里尼在巴爾幹方面再作任何擴張企圖,這當然使後者深感不快。
這 兩位獨裁者雖然一向宣稱他們合作無間,但事實上,他們很少見面和會談,而兩國參謀本部之間也無聯合戰略計畫,兩國政府之間更無共同外交政策。他們表面上是 互相標榜、彼此捧場,實際上則鉤心鬥角、彼此猜忌。希特拉的一切行動事先都不告訴墨索里尼,等到事後才向他作一個禮貌上的“報備”,因為他認為意大利最不 能保密。另一方面,墨索里尼對希特勒的一帆風順是又羡慕又妒忌,而對於希特拉的態度日益專橫則更是憤怒和痛恨。
1940年10月4日,他們兩人在布裏勒隘路會晤,希特勒對三天內德國即將開入羅馬尼亞的決定完全保密。事後,墨索里尼非常憤慨,因為僅在幾星期以前,希特拉還曾嚴令禁止意大利在巴爾幹採取任何行動。墨索里尼决定不理會他的禁止,準備入侵希臘。
10月28日,意軍入侵希臘,把希特勒的戰略計畫完全破壞,這對於鋼鐵同盟真是莫大的諷刺。希特拉對此毫無辦法,因為事先不通知同盟國就採取行動本是他首創的惡例。墨索里尼的輕舉妄動已經鑄成大錯。
但更壞的卻是意大利的部隊無能,他們很快就被敵人擊敗,不僅破壞了軸心國家百戰百勝的形象,更留下一個爛攤子,使希特拉不得不替他收拾殘局,這正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另 一方面,英國人卻獲得了一個暫時翻本的機會。意大利發動攻擊一星期後,一支象徵性的英軍已在希臘登陸,其海軍也突襲塔蘭托港,炸毀了意大利5艘軍艦。此種 戲劇化的成功加上希臘的英勇抵抗遂使聲勢為之一振。於是本來那些想加入軸心組織的國家都暫時觀望或索取高價(例如西班牙)。由於意大利招架不住,英國空軍 又已在希臘建立基地(可以達到羅馬尼亞的油田),所以希特拉決定使用德軍去趕走英軍並征服希臘。一方面是收回軸心組織的面子,另一方面也是消除潛在的威脅。

總結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經驗雖不光榮,但並非不重要。意大利對於德國可謂毫無貢獻,反而言之,卻真是幫倒忙,扯後腿。它破壞了德 國戰略的完整性,使其受到不必要的牽制和擾亂。而且德國也因此損失了寶貴的時間,並對資源作了不必要的消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意大利對於西方同盟國卻真 有若干間接的貢獻:(1)破壞了希特拉用間接路線孤立英國的計劃;(2)使英國在慘敗之後獲得振作士氣的機會;(3)北非戰役使聯軍有了用武之地,並為未 來勝利奠定基礎。
如果意大利不輕舉妄動而把它在非洲所消耗的兵力用來支援德國在東線的作戰,則對於德國將可作相當重大的貢獻,甚至能左右戰局亦未可知。從非洲的經驗看來, 意大利部隊完全獨立作戰時真是不堪一擊,但在德國將領統一指揮之下,並且夾在德國部隊之間使用,則仍能擔負若干次要的任務,這樣也就可以騰出德國的精兵來做其他的工作。

在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裏,意大利所扮演的角色是否關鍵呢?它是主角還是綠葉配角,這要視乎從甚歷角度去評價啊!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希羅多德<歷史>的波希戰爭中的埃及

希羅多德的《歷史》雖然以希波戰爭為主題〔戰爭內容從簡,因非回答重點〕, 他先要目的是不僅只涉及希臘人方寸之地的歷史,而是他那個時代希臘人所知道的世界範圍的歷史,除希臘本土之外,還讓它涉及到西亞、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等許多地區作全面陳述; 因此他不僅將埃及寫進書內,還為讀者展示了古代世界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族風貌和地區的民族生活圖景。其次是全書結構並非一般記載戰爭歴史書籍,它儼然如一部小型的百科全書,如從第1卷到第5卷的第27節為前半部,泛論波斯帝國的擴張過程、以及小亞細亞、埃及、敘利亞、利比亞、西徐亞等地的情況;運用戰爭為中心點,混合了希羅多德從史詩、官府檔案文獻、石刻碑銘和當時多種著作中,獲取了很多資料,更多的是利用他親身遊歷和實地調查採訪所獲得的大量資料。 記述了當時各地的地區的地理環境、民族分佈、經濟生活、政治制度、歷史往事、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名勝古跡等。 史學家狄奧尼修斯曾感慨地指出:“希羅多德把歷史提到更高的和更值得尊重的階段;  他決定寫關於不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敍述中把許許多多 的、各種各樣的故事,  歐羅巴和亞細亞的都結合在一起 。《歷史》是西方史學上的第一座豐碑,為西方歷史編纂學“開闢了一個新時代”。

西周第二次分封

引言西周第二次分封的實質意義,除了封建宏觀性之最大目的;利用藉土地的重新分配,以求中與地方由上而下的統屬關係之建立,以謀整個政權的長久安穩以外;確有向東方拓展勢力的意義。實 際上,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西周本是一個農耕部族,根據他祇在豐鎬渭河流域一帶,故得殷後,如何有效地將勢力伸展到殷舊地及東方是一 重要問題。故周實行分封把近親功臣一批批分送往東方,擇定交通及軍事要衝,圈地在其相互間,並完成了一個包括黃河乃至淮水、長江北岸的廣大交通網。故周代 封建可說是當時軍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斷地向外擴展的一種立國規模。
 

第二次封建內容 
武王克殷後二年死,嗣子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攝政,管蔡二叔不滿,散佈流言,說周公將不利於成王,並鼓勵武庚聯合諸侯國淹和淮水下游的外族淮夷叛周室。周公東征三年,才把大亂平定。周公把東方的封建秩序,重新調整。
鑑 於第一次分封失敗的主要因素是商各族在原有地方有深厚背景,社會,經濟力量根深蒂固。周公乃以分割遷移,武裝移民的方針(對商的策略是把商團結一致的貴族 力量分割,隨而把他們遷離原有的地方,使其失去原有憑藉;而對周人介入商版圖,使周力量進佔商地及採取武裝移民之法),再次分封諸侯。此次分封包括以下步驟:鑑於對東方鞭長莫及,但宗廟在西方,故周公乃以豐鎬為宗周,而在東方洛邑建東都,又稱「成周」,作為控制東方的中心,並把大批的「殷頑民」遷到洛邑,使其離開原地,無所作為。把殷地及殷遺民封給武王弟康叔,國號衛,殷人管治的河北根據地才歸周人統治。當時助商叛有兩個主要盟國:奄、蒲姑(均在山東),周公在奄地建魯國,封長子伯禽於此,以武力統治「商奄之民」「殷民六族」。將蒲國舊地建齊國,封最大功臣呂望子(呂伋)於此。周人勢力始愈殷而東達海濱。此外封成王弟唐叔於晉。此為溝通周人自黃河北岸直通殷墟。為表示周人無意滅殷族,兼用懷柔政策對之,封殷王族之賢者微子啟(紂庶兄)於宋,並以一批新封的姬姓封國環繞它,例如蔡、滕、息、蔣等國。
封建與周勢力擴展之關係
周 之第一次封建,因力量有限,其勢力大體祇能以豐鎬為中心伸展至洛邑以南,殷人在殷商之勢力未能徹底消滅,故分封之國包括齊、魯燕等,大部分集中於今黃河南 岸洛陽附近的地區,在殷人勢力中心的黃河北岸,祇有零。且周的首都鏑京偏於西,故中央統治力量難達東方。但無疑此乃封已為周向外之擴展奠下基礎。至周公行第二次封建,大大加強了周人統治力量,使之伸展至每一各落,例如齊魯兩國之建立,使人勢力超趨殷而東達海濱;封國星羅棋布,一方面互相牽制,一方面從事滲透與擴展,開闢新領土。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更在洛邑建東都,至此周的封建大業大體完成。周人以鎬京為起點,從東北、東南展張兩臂,監視殷、宋,勢力直伸東方之海濱。鎬京與洛邑遙相呼應,一切反周之力量再不能興起。此 後歷成王、康王之世,不斷的把兄弟子姪、姻親,功臣分封於外建立新國。這些新國大抵是取舊有諸侯而代之或開闢未墾之土地。而每一個封國之建立,便是周人的 一次向外移殖和勢力的一次擴張。周的兩次封建,使周的勢力由謂水上游,逐漸向東方發展,終及整個黃河流域,統制整個中原,成為共主。
總結
周室實行封建,分封同姓及功臣到各要地,又利用各地原來的氏族部落建立國家。自此從新建立中央與地方關係,權力由上而下,周天子正式成為天下共主,周朝的國力遂藉封建得以加強擴展,故封建制度實是適應時勢而有效的統治制度,令周能享國祚八百年之久。周 以前所謂「中國」,大致不出今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在這些區域中,更有很多文化低落的部族雜居。而實施封建後,不僅將原始小邦獨立之現象,各自為 政之局面,結成一個關係較為緊密及秩序井然之國家。同時由於分封範圍擴大,使周朝領土比商朝擴張得多,使華夏民族的勢力不斷向東方擴展。從政治意義論,周 初的封建,含有定天下於一尊的意義,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下開中國大一統的先河。周行封建,廣封諸侯,將同一的精神及組織分佈於各地,而各國亦因其環境而得以自由發展,使中國文化更壯觀燦爛。而且中國高度的文化因封建關係傳到遠方各地,朝覲和巡狩結果,使許多異質的文化,醇化於高度文化中,更形成一種大民族的意識。天子分封諸侯,雖然有屏藩王室,開闢疆土之效,但容易造成諸侯割據,互相攻伐的局面。封建日久,天子與諸侯的血緣及姻親關係,日益疏遠。強弱之勢形成後,諸侯不再尊王,諸侯互相攻伐,所以到了東周時期候,遂出現了春秋爭霸、戰國爭雄之局。

海外研究中國近世史的學者

作品/文章:不應誇大9·11對中國的影響 
作者:胡利奧·裏奧斯(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 

作品/文章: 西班牙和中國曾共同引領第一次全球化
 
作者:路易士蒙特斯(西班牙副總理顧問)

作品/文章:中國60年成就值得讚頌 
作者:英國前首相 - 托尼·布雷爾 

作品/文章
:新中國的政治體制是否具有活力?
 
作者:裴宜理 - 現任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和燕京學社社長 

作品/文章:中國軟實力在亞洲不如美國 
作者:布魯塞爾 - 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古斯塔夫•蓋哈茲 

作品/文章:世界將迎接一個怎樣的中國 
作者:1.湯瑪斯·巴內特 Thomas P.M. Barnett (曾為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2.戰略研究員,現任EnterraSolutions公司高級總裁)
3.孔哲文 Eric Hagt (美國《中國安全》季刊主編)
4.哈裏·哈丁 Harry Harding (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著名中國問題專家)
5.約瑟夫·奈 Joseph S Nye, Jr. (現任哈佛大學傑出服務教授、阿曼蘇丹國際關係講座教授)
6.相藍欣 Xiang Lanxin (瑞士日內瓦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史與國際政治教授)
7.季北慈 Bates Gill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
8.沈大偉 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亞洲研究室主任、政治與國際事務教授、中國安全問題專家、中國政策專案主管)
9.李侃如 Kenneth  Lieberthal (美國密西根大學威廉·大衛森研究所工商管理教授、亞瑟·F.瑟諾政治學教授)
10.羅伯特·羅斯 Robert S. Ross (美國波士頓學院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

武王分封

若論武王分封,認為他乃秉承前代相關制度,及當時殷商勢力乃威脅周室的地位等原因;才實行分封,此舉則認為他是明智的。
雖 然其後出現「三監之亂」,這顯示出封建制度出現了漏洞,未能與諸侯間互相緊密聯繫,以致殷頑民有機可乘。又因平王東遷,以弒父之嫌,不為正義所歸附,而周 室為天下共主之威信亦蕩然無存,王命不行,諸侯不聽命於中央,甚至公然挑戰周室。違背王命,形成一非正義之集團,為東方諸國所不齒。繼周室東遷後,政令亦 驟然解體,因時勢所趨,此下遂成春秋之霸局。
 
但回顧歷史,周初時期實行分封制度使同姓宗室或異姓功臣為諸侯,讓他們建立諸侯國,令他們各有職份,社會上有尊卑之分,以封建的秩序,達致上層凝聚。另外, 宗法制度又與封建制互相緊扣,並與井田制度相輔相成,大部份分封的諸侯均與周室有血緣關係,故此,周室先後兩次推行封建制度,均以屏藩王室及削弱殷商勢力 為主要目的,那時的分封制能實收屏藩之利。
再有周公東征,平定「三監之亂」,重行分封,對症下藥,實行武裝墾殖與軍事佔領,周室的版圖亦因以拓 展,擴大了周室的影響力。利用封建制度只是周人之一種建國工作,不斷向東方各要點武裝移民,武裝墾殖,而周代的國家亦不斷擴大與充實。由於此時的權力系統 得以平衡,成帝又得賢才周公輔助,加上諸侯歸心周室,履行義務,故此天下普遍安穩,天子權力穩固。封建制度的推行,於當時更曾一度成為佳話。 上述等等成果,也是歸功於最初武王實行分封所致。因實有助鞏固周朝統治之作用,使周朝能享有八百多年之國祚,有助民族之融和,其意義深遠。

周室武裝移民和軍事佔領

實上,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西周本是一個農耕部族,根據他祇在豐鎬渭河流域一帶,故得殷後,如何有效地將勢力伸展到殷舊地及東方是一 重要問題。故周實行分封把近親功臣一批批分送往東方,擇定交通及軍事要衝,圈地在其相互間,並完成了一個包括黃河乃至淮水、長江北岸的廣大交通網。故周代封建可說是當時軍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斷地向外擴展的一種立國規模。

1869年~1884年 俄羅斯發生的事件

1869 :俄羅斯開始侵略裡海東岸的土庫曼人。1881年1月俄羅斯征服土庫曼人。

1887.5 :俄羅斯乘中國新疆發生政治動亂出兵佔領伊犁。至1881年正月清政府始收回伊犁。


1873.6.6 :德意志、奧地利、俄羅斯結成第一次三皇聯盟。此後歐洲各大國相互結成軍事聯盟,形成同盟體系。惟不列顛繼續奉行孤立政策,史稱「光輝孤立」。


1873.12 :俄羅斯與希瓦簽訂《俄羅斯-希瓦條約》,希瓦成為俄羅斯之保護領。

1875.5.7 :日本與俄羅斯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確定庫頁島(日本稱樺太Karafuto島,俄羅斯稱薩哈林Sakhalin島)屬俄羅斯,千島群島屬日本。

1877.4.24 :俄羅斯支持奧斯曼境內之斯拉夫人起事,與奧斯曼爆發第八次俄土戰爭。1878年3月3日兩國簽訂 《聖.斯提芬諾San Stefano條約》,俄羅斯在巴爾幹獲得重大利益,為列強所不滿。同年6月13日各國舉行柏林會議,討論近東問題,迫使俄羅斯放棄《聖.斯提芬諾條 約》,並重新安排巴爾幹半島和奧斯曼之政治形勢。7月13日各國重訂《柏林條約》,規定奧斯曼割高加索部分地區予俄羅斯,並承認蒙特尼格羅、塞爾維亞、羅 馬尼亞之獨立。保加利亞被分為三部分:其本部獲得自治權;東魯梅利亞Eastern Rumelia 和馬其頓仍屬奧斯曼;羅馬尼亞取得多布羅查Dobruja,但須割比薩拉比亞予俄羅斯;奧地利佔領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不列顛則取得塞浦路斯島。第一次 三皇聯盟瓦解。

1881.6.18 :德意志、奧地利、俄羅斯結成第二次三皇聯盟。

How far was the Cold War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primarily caused by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apitalist and Communist blocs?

The Cold War existed between the 1940s-1990s. It wa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U.S. & the USSR together with their respective allies after the WWII. The powers at war engaged in boosting their respective defense systems that led to massive spending of their national resources.

It was firmly expressed through propaganda, military coalitions, weapons development, espionage, industrial advances as well a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uch activities successfully heightened further competition and tension between the warring parties.

It led to numerous proxy war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both nuclear & conventional arms. Hence, because of the Cold War, numer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oday possess nuclear weapons that pose a great threat to world existence.

It also led to significant effects in neighbor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those far away. Such international crises as the Korean War, the Berlin Blockade, the Vietnam War, the Berlin crisis, and Soviet's invasion of Afghanistan in 1979 were a direct manifestation of the cold war. Quite a number of countries experienced massive losses in wealth and life at such times.

Yet another adverse effect of the war was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in 1962 that widely drew fears of an impending Third World War. In addition, in Nov. 1983, a ten-day NATO command exercise that spanned a major part of Western Europe simulated a time of conflict escalation, with heightened nuclear alerts, which finally culminated in a well-coordinated nuclear release.

At the end of War in the 1990s, several counties including the Soviet Union suffered monumental economic stagnation as a direct result of investment in the war. The effects of the war are far reaching and they contributed to the final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91, leaving the US as a sole superpower. Finally, there are no winners in the nuclear war.

清朝官職名稱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集各種權力于一身的皇帝,總結歷史上各朝代的經驗,為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分化大臣權利,以防權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別於以前各朝的官制。

內閣:明 朝時為了進一步集權而不設宰相、中書省等機構,宰相的權利轉移到內閣,由內閣來處理國家政務。清朝繼承了這一做法,內閣的首輔大學士以及協辦大學士 都被稱為中堂,即宰相的別稱,但實權則由軍機處掌握,在軍機處任職的官員稱為軍機大臣,統稱大軍機,軍機大臣的僚屬稱為軍機章京,又稱小軍機。

中央行政機構:
清朝沿襲明朝傳統,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長官(管部的大學士及尚書、侍郎等)稱堂官,部下屬各司的郎中、員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稱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並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翰林院、太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務府。

軍事系統:
清 朝軍隊主要分八旗和綠營兩個系統。八旗又分京營和駐防兩部分,京營中侍衛皇帝的稱為親軍,由侍衛處(領侍衛府)領侍衛內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 掌乾清門侍衛和皇帝出行隨扈,權位尤重。其他守衛京師的有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步兵營、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虎槍營、善撲營等。驍騎營由八旗都統 直轄;前鋒營、護軍營、步兵營各設統領管轄;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由於都是特種兵,設掌印總統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轄;虎槍營專任扈從、圍獵等,設總統管 轄;善撲營則專門練習摔角。
駐防八旗駐紮於全國各重要之地,視情況不同設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內地將軍等只管軍事,而駐紮邊疆的將軍等要兼管民政。清朝的將軍是滿官的稱號,戰時則任命親王為大將軍。
綠 營即漢兵,駐紮京師的稱巡捕營,歸步軍統領管轄。綠營的建制分標、協、營、汛幾級,標又分為督標、撫標、提標、鎮標、軍標、河標、漕標等,分別由總督、巡 撫、提督、總兵、八旗駐防將軍、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統率。督標、撫標、軍標、河標、漕標都是兼轄,實際各省綠營獨立組織為提標、鎮標,提督實為一省的最高 武官,總兵略低於提督。總兵以下,副將所屬為協,參將、遊擊、都司、守備所屬為營,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為汛。

行憲機構:

清朝沿襲明代設監察院,左都禦史、左副都禦史為監察院長官,右都禦史、右副都禦史則為總督、巡撫的加銜。

地方行政:
清 沿襲明制,大致分省、府、縣三級,總督、巡撫為掌握行政、軍事、監察大權的高級地方官員,布政、按察兩使為督、撫的屬官。與督、撫平行的有駐防將軍和提督 學政,不過駐防將軍只管八旗駐軍;提督學政只管學校與科舉考試,其權力不能與督、撫相比的。省以下有道的設置,道為監察區性質,不算正式行政區。道主要有 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兼兵備銜,另有一些不屬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關道、管河道、督糧道、鹽法道等。省以下為府,設知府、同知、通判等官,與府平行的 有直隸廳,設同知、通判。府以下為縣,設知縣、縣丞、主簿等官,與縣平行的為散廳,設置同直隸廳。在少數民族地區則設專門機構管理,即土司,一般分為兩 種:一種由軍事部門管轄,如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招討司、長官司等,長官為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等;另一種是由行政部門管轄,也設府、縣等,官員稱 土知府、土知縣,通常由少數民族頭人擔任。

諸葛亮為什麼會北伐失敗

探討諸葛亮為何北伐失敗前,除人為或糧食等因素外;於整事件之背景及其過程與早期諸葛亮的戰略已經有所出入。先 從著名的《隆中對》談起,在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時,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給劉備一個清晰的戰略藍圖: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 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 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 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其 實這個戰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先取荊州,然後取益州,以為根本,東西呼應;第二、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第三、一 旦天下有變,派一員上將由荊州北上,奪取宛城、洛陽,作為偏師;蜀國主力出於秦川,兩路分進擊滅魏國,興複漢室,其中前兩條應該是第三條的前提和基礎。


對 於上述步驟的執行問題,應該說在荊州失去之前,一切進展的都很順利,但是在荊州被孫權奪取之後,尤其是在彝陵之戰再次敗於東吳之後,這個戰略 基本上失去實施的條件,或者說失去短期內實施的條件。原因很簡單,就蜀國內政而言,正如諸葛亮在彝陵之戰後的五六年寫的出師表所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 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蜀國的精銳部隊,甚至是大部分的精壯勞力都在戰爭中被消耗殆盡,根據戰爭與經濟的關係,很容易推測,蜀國 的國庫必然空虛,經濟實力受到極大的削弱,同時一些本來懷有異心者也開始蠢蠢欲動,雖然經過諸葛亮五六年的治理,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無法恢復到荊州丟 失前的局面;就外交而言,孫劉聯盟曾經破裂,雖然經過諸葛亮的努力,得到修復,但是必須承認東吳佔據荊州這個事實。

由此可見,第一步的預 期目標,沒有達到,並且更加難以達到;第二步基本達到,但是要引東吳以為“援”基本上達不到;至於第三步更是失去分路策應的可能,而北伐本身就是第三步的 實施或者說是變 相的實施。而第三步的實施,除去上述的兩個條件之外,還需要滿足兩個小前提,也就是,第一、荊州兵北上;第二、出現所謂“天下有變”的事實,實際上也就是 出現曹魏有變的事實。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個小前提已不可能出現,除非東吳大發慈悲,但是基本沒有可能,第二個小前提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因為當時的曹 魏,君主是一代明君曹睿,文臣武將也在西蜀之上,更有諸葛亮都忌憚的司馬仲達。因此,此時北伐根本不符和諸葛亮自己提出的戰略,也就是說北伐無論從局勢, 還是從時機上都不成熟;其次,從國家的實力來講,蜀國在荊州丟失之後,國土幾乎減半,在人才、物質等方面的供給上也基本減半,只有益州一隅之地;而曹魏則 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當時經濟、文化與政治中心,基本都在曹魏境內,無論是人才、物質還是其他方面都遠遠超過西蜀,並且君臣同心,勵精圖治;


以上是對整體事件分析,其實從諸葛亮前五次北伐的效果來看,繼續北伐也很難成功,除非真的是“天下有變”。


當然每次北伐
失敗必定有其致命的原因,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為任非其人,以馬謖先鋒,導致馬謖為張郃所敗,迫使諸葛亮不得不退兵;
建興六年冬天,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受到曹真的抵抗,因為糧食供應不上而返,不過,在退兵的時候殺死追擊的曹魏將領王雙;
建興七年,諸葛亮派陳式進攻武都、陰平,魏將郭淮率眾準備攻擊陳式,諸葛亮親自率兵迎戰郭淮,郭淮退走,於是趁機奪取武都、陰平兩郡;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雖然採用木牛運送糧食,但是還是因為糧食供應不上,被迫退兵,本次的戰果是射殺曹魏大將張郃;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兵出斜穀,以流馬運送糧食,佔據五丈原,與司馬仲達在渭南對峙,並且吸取前面幾次因為糧食供應不上而被迫退兵的經驗,分兵屯田以資軍用。可是,諸葛亮卻於該年不幸病逝。
五次北伐,一次因為用人失當,兩次因為糧食供應不濟,一次則是小勝則退,當然最後一次是因為諸葛亮的不幸去世,迫使西蜀不得不退兵。

世界歷史文化討論

唐以前有些煉丹家在煉丹時,曾無意地研究出火藥之雛形,也結果受到了傷害,乃至喪生。北宋初的兵器研製家便利用這種燃爆效應,製成最初的火器。由於史家記載的遲延,"火藥"一詞,直到公元 1023 年才在宋廷於開封設置火藥作坊時問世。
因國古代火器始創於北宋初期,據《宋史‧兵十一》等史書記載,自北宋開寶三年至咸平五年( 970至1002 ),兵器研製者與統兵將領馮繼升、唐福、石普 等 人,先後向朝廷進獻了他們所創製的火藥箭與火球(宋代寫作火毬)等多種燃性火器。《武經總要》記載了火箭、火藥鞭箭等2種火藥箭,以及蒺藜火球、引火球、 毒藥煙球等 8 種火球的製造與使用方法。這些火器經過北宋軍隊的使用和改進,發展為南宋時期的爆炸性火器鐵火炮(宋代寫作鐵火炮)以及用紙或竹製成槍管的管形火器「火 槍」。火槍的早期製品有南宋陳規創製的長竹杆火槍,金軍使用的飛火槍和壽春府(今安徽壽縣)創製的突火槍。突火槍的創製成功,標誌著中國古代燃燒性火器, 已經發展到了管形射擊火器的新階段。

宋代軍事技術家創造的火藥箭、火球、火槍等各種初級火器,很快被統兵將領用於野戰、攻城戰、守城戰和水戰等各種樣式的作戰中,改變了以往數千年單純使用冷兵器的作戰方式,創造了使用火器與冷兵器相結合的許多新戰術。公元1163年,南宋抗金名將魏勝 創造了由數十輛火器戰車組成的車陣,指揮士兵從車上向金軍施放各種火器的戰術,取得了抗金作戰的多次勝利。公元 1221 年,金軍在圍攻蘄州城(今湖北蘄春)時,採用鐵火砲攻破城防的戰術,將其佔領。公元 1132 年,陳規 守德安(今湖北安陸)時,採用長竹杆火槍噴射火焰,焚毀敵人大型攻城器械「天橋」的戰術,取得了守城戰的勝利。公元1161年,南宋抗金將領李寶 在膠州灣松林島水域,採用火藥箭、火球齊射戰船的戰術,大敗金軍水師。最能集中體現新戰術的則是宋金開封之戰和蒙金開封之戰。

中國中原漢族於公元9至10世紀發明的火藥與火器,通過宋元時期各民族政權之間的戰爭,流傳到國內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地區,推動了這些地區火藥與火器的發展,出現了互相趕超的局面。13 世紀,崛起於漠北的蒙古政權,綜合學習了各民族火藥與火器技術,用於對內對外的戰爭。也正是在蒙古軍對外的戰爭中,把中華民族發明創造的火藥與火器,東傳至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傳至阿拉伯,又從阿拉伯西傳至歐洲各國,形成了火藥與火器的大流傳。 這次自東向西的大流傳,引發了阿拉伯人與歐洲人對中國火藥與火器技術的學習,並創造出適用於本國軍隊的火器。阿拉伯人的馬達法(madfa)與歐洲人的手持槍(hand gun),就是在此情況下,先後於 13 世紀末至 14 世紀前期仿製成功的。

科學革命及工業革命

科學革命及工業革命的由來
背景
在非洲,早在18世紀初,於殖民擴張主義下,英國人已在岡比亞和黃金海岸落戶。非洲沿海的這些殖民點起了經營黃金、象牙、蜂蠟和奴隸交易的貿易站的作用;其中,奴隸佔極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西印度群島產糖殖民地的發展增加了對當地勞動力的需求。此後英國移居殖民地的英國人漸多。到1688年,集中在大西洋沿海狹窄的山麓地區的英國移民有30萬。英國,為了替不斷發展的紡織工業生產更多的羊毛、替迅速發展的城市生產更多的糧食,大規模的目地已進行了一些時候。在聯成一片的、科學經營的土地上,比在從中世紀繼承下來的、小而分散的條塊式田地上,能更有效地生產羊毛和糧食這些商品。
英國繁榮的經濟以各種方式促進了英國的海外事業。它為殖民地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資本;這是一個須考慮到的重要事實,因為英國的殖民地最初需要大量經費作為開發。英國的工業也提供了更便宜、更耐用的商品,使英國殖民者和商人勝過其他國家的競爭者。最後
工業革命和科學革命使我們對古人夢想不到的事,從人類歷史上一一現。
科學革命 
很久前〝赫伯特·巴特菲爾德〞曾經說過:所謂科學革命……勝過自基督教興起以來的一切事物,使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均降為僅僅是一系列事件中的一個事件,僅僅是中世紀基督教世界體系中的內部的替換。科學革命作為現代世界和現代思想的起源如此赫然地聳現,以致我們對歐洲歷史時期的通常的劃分已成為一種時代錯誤,成為一種阻礙物。
關於科學革 命,須特別提到的一特點是,它們並不是平行或獨立地進行的。它們互相依賴,連續地一者對另一者起作用。如牛頓對支配天體運動的若干定律的發現和達爾文關於 生物進化的理論,對政治思想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樣,近代民族主義若無印刷和電報之類的技術新發明,是完全難以想像的。舉例說科學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具有更大的意義。農業革命使文明成為可能,但是,一旦前進了這一大步,農業就沒再作出進一步的貢獻。科學則相反,恰好借助於它的研究法而不斷地穩步發展。科學本身包含了無限進步的可能性。
原 理是如果我們記住過去數世紀的科學成就和它現今日益加快的發展速度,那麼,我們對科學的驚人的可能性和意義即使不瞭解,也可以正確估價。此外,科學是人類 全體的;由於科學以客觀的研究法為基礎,關於科學的種種提議已為人們所普遍贊同。科學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尊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個產物。實際上,正是科 學及與它有關的技術,使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成為可能。因此,從前的從屬民族如今正力求通過弄清楚西方對人類作出偉大而獨特的貢獻的秘密來矯正不平衡狀態。

18世紀的最後25年中開始進行的工業革命對英國和歐洲的經濟、最終對世界的經濟,已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工業革命還影響了科學革命,並轉而受到科學革命的影響。
不過,應該強調的是,在整個18世紀和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中,這種影響幾乎只是朝著一個方向——從工業到科學的方向進行。例如紡織工業的許多發明是由未受教育的技工作出的;由於有利的經濟環境,他們找到了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的機會。在這些早期的年代裡,科學以從屬的身份為工業服務。
科學使英國當時在技術上對世界的霸權成為可能,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一霸權的性質和作用。科學還為19世紀西方在智力方面的優勢提供了基礎。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首先開始於英國。這是個極重要的歷史事實,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說明瞭19世紀時英國對世界事務起首要作用的原因。因此,為什麼工業革命會在它實際開始的那個地方開始這一問題不僅因英國當時的強大,還俱備僅具各種經濟、科學技術、商業制度條件。
英國享有的另一重要的有利條件是,它早已在基本的採煤工業和煉鐵工業中領先。
由於英國的保存林正被耗盡,它很早就開始用煤作燃料,利用煤末冶煉鐵。到1789年法國革命時,英國每年大約生產1000萬噸煤,而法國僅生產70萬噸煤。
19
世紀期間,工業革命從英國逐漸傳播到歐洲大陸甚至世界的非歐洲部分。起初,在傳播方面存在著各種障礙。英國有條法律禁止出口機械,歐洲大陸的形勢也無助於工業化,這尤其是因為行會的力量以及與獨立戰爭和拿破侖戰爭相聯繫的動亂。但是,戰爭於1815年結束,英國的那條法律也於1825年被廢除。很快,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開始的敷設鐵路熱影響到歐洲大陸。此外,在這個時候,英國實業家正在積累賸餘資本和尋找向大陸投資的機會。

二戰時各國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武器 :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等等艦船。槍械有:步槍、半自動步槍、機槍、霰彈槍、火焰噴射器,等等。各種噸位的坦克、裝甲車等等。還有吉普車的登場,火箭炮的運用。至於飛艇主要是針對德國潛艇的。還有各種類型飛機。

1.雷達
1936年1月英國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國第一個雷達站。英國空軍又增設了五個,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37年美國第一個軍艦雷達XAF試驗成功。 1941年蘇聯最早在飛機上裝備預警雷達。
2. 步兵反坦克武器
英美德火箭筒多,英美用“巴祖卡”,德國是“鐵拳”。蘇聯用“捷加尞夫”反坦克槍,日本有一種4式爆破筒。
兩者區別:火箭筒就是一根筒子和擊發扳機、擊針組成,破甲深度大。反坦克槍就是槍,槍彈種類特殊,具有高動能的特點,不易受風速影響。火箭筒缺點是使用者容易被尾焰灼傷,彈體飛行容易受風速等氣象條件影響;反坦克槍的弱點是槍管長,容易暴露,威力不如單兵火箭筒。
3.導彈
二 戰納粹德國為了減少戰機和人員的損失 同時又能對英國進行恐怖打擊 發明了V-1和V-2導彈 德國總共向英國發射了上萬枚V1導彈 有3957枚在到達目標前被擊落。有3531枚避開了英國的防禦,2419枚飛到了倫敦,大約30枚到達了南開普頓和樸資茅斯,另外有一枚擊中了曼徹斯 特。因此只有約四分之一的地面發射導彈飛到了它們的目標區域。對於空中發射的導彈來說,這個比例大概是十分之一。
4.原子彈
不用多說 美國在1945年8月6號向日本廣島投擲的"小男孩"原子彈對談判和戰爭進程的影響是毫無疑問的 從那時起 人類擁有了一件可以瞬間毀滅敵人和自己的恐怖武器 而在那個時代 擁有原子彈的 惟獨美國一家 也是在二戰期間創造出來迄今為止人類最為恐懼的終極武器。
5.火箭炮
世 界上第一門現代火箭炮是1933年蘇聯研製成功的BM13型火箭炮。這種自行式火箭炮安裝在載重汽車的底盤上,裝有軌式定向器,可聯裝16枚132毫米尾 翼火箭彈,最大射程約8500米,1939年正式裝備蘇軍,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的奧爾沙地區首次實戰應用。當時蘇軍的一個火箭炮連以一次齊射,摧 毀了納粹德國軍隊的鐵路樞紐和大量軍用列車。火箭炮齊射時,像火山噴發熾熱岩漿,鋪天蓋地般傾瀉在敵目標上,聲似雷鳴虎嘯,熱若排山倒海之勢。
6. 噴氣式戰鬥機
世 界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是由德國於1939年首先研製出的。安裝有德國的科學家馮•奧亨研製的噴氣發動機的He—178型飛機是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該 機於1939年8月27日首次試飛。最早投入批量生產並轉變被部隊的噴氣式戰鬥機是英國的‘流星“式戰鬥機和德國的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戰鬥機。 Me-262首次試飛在11942年7月18日,時速達850公里,這比當時所有活塞式戰鬥機要快得多。
7. 轟炸機
比 轟炸機美國根本沒有對手,B29綜合能力太強,9噸載彈量6000公里航程,因為航程遠載彈量大所以才能扔原子彈,B17有8噸的載彈量也很好但航程只有 3000公里。英國的蘭開斯特轟炸機載彈量不錯有10噸但是自衛能力弱和航程只有2800公里劣勢明顯。德國二戰根本就沒有戰略轟炸機。蘇聯Pe8重型轟 炸機4噸載彈量4700公里航程,但是數量太少只有幾十架。蘇聯空軍擊敗德國總的來說全靠數量,戰爭初期蘇聯戰鬥機根本不是ME109的對手,後期的拉格 5、拉格7、雅克9性能還不錯。
8. 坦克
毫 無疑問 二戰中其著重要地位的武器是坦克 坦克是發源于一戰 在二戰發揚光大 坦克的設計製造和戰術都運用到了極致 對現代坦克的影響更是深遠的 比如蘇聯T-34坦克的傾斜裝甲 還有"黑豹"中型坦克的設計定位 坦克火力 防護 機動性的平衡 "雷諾"坦克旋轉炮塔的運用 坦克協同步兵作戰的戰術 對敵縱深的突破戰術 閃電戰術 都深深的影響了戰後各國的主戰坦克設計和戰術運用。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德國二戰後被分區佔領

二次大戰結束後,使德國沒有中央政府。有的只 是地方官員,在東部甚至連地方官員也沒有,因為他們在不斷推進的蘇聯紅軍到達之前就已逃走了。為了佔領德國,同盟國將它分為四個佔領區:東區(蘇佔區)、 西北區(英佔區)、南區(美佔區)及與法國接壤的、較小的西南區(法佔區)。柏林也同樣被劃為四個區,為確保政策的一致性,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就設在這座 城市裏。當佔領國面對管理德國的具體問題時,它們發現各自的目標和政策根本不同。蘇聯人要求巨額賠款,還想進行一場將他們的佔領區轉變為另一個“人民民主國家”的社會革命——如果可能,他們還希望這場革命能將整個德國轉變為另一個“人民民主國家”。
為 此,他們贊成建立一個能促進其最終的共產化、實行中央集權制的德國。同蘇聯人一樣,法國人也決意要索取大筆賠款,但他們願意建立一個鬆散的聯邦,他們認 為,鬆散的聯邦對法國安全的威脅較小。英國人和美國人同法國人一樣贊成建立一個聯邦制國家,但他們在經濟問題上反對法國人和蘇聯人。

1944 年9月,羅斯福和邱吉爾接受了條件苛刻的“摩根索計劃”,該計劃是由美國財政部長小亨利•摩根索提出的,其目的是要把德國改變成一個工業結構大為縮小的田 園式國家。儘管這一目標在當時很誘人,但最終還是被放棄了,因為這一目標無法實現,除非讓大多數德國人挨餓。當美國和英國發現必須將大量的糧食運入其人口 稠密的佔領區時,經濟上的現實問題變得更加明顯。同時,大批德國難民已從東德和日爾曼少數民族在那裏生活了數世紀之久的中東歐各地區源源不斷地湧入這些佔 領區。為了供養人數已劇增的全體居民,倫敦和華盛頓認識到必須擴大而不是壓縮德國的工業生產。蘇聯人的反應自然是對此表示懷疑和不滿。圍繞賠償問題的爭論 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先 前,在1945年7月召開的波茨坦會議上,美、英、蘇三國已一致同意蘇聯應從德國得到100億美元的賠款,主要的辦法就是提取德國的國外資產,拆除蘇聯佔 領區內的工業設備和西方佔領區內不為當地經濟所需要的工業設備。蘇聯人立即著手拆除東德的工廠,將工廠設備運回本國,同時還拿走了德國工廠當時的產品;後 一種做法是違背波茨坦協定的,這也是蘇聯人不願讓他人檢查東德經濟的原因。

作 為報復,美國人和英國人於1946年5月停止將他們佔領區內的賠款交給蘇聯,並一再提高所允許的德國工業的水準。1946年12月,英國人和美國人又採取 了下一個行動,將他們的佔領區合併成一個經濟“雙佔區”。到1947年初時,對德國實行的四國管理已經失敗。為了解決衝突,四巨頭會議於1947年3月在 莫斯科舉行。美國人和英國人堅決主張對德國實行經濟統一,法國人和蘇聯人則表示反對。經過6周徒勞無益的爭論之後,會議宣佈休會。會議的失敗連同此時宣佈 的“杜魯門主義”一起被有些人認為是冷戰開始的標誌。

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人類文明發展有什麼貢獻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論說,是指古代中國的四種發明,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總觀而中國的四大發明即影響了兩方人對此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歐洲,對世界人類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貢獻

造紙技術 中 國造紙技術的傳播順序,先為紙張和紙製品,其次才為造紙技術。考古發現證實,早在西漢時,紙就已經傳播到朝鮮。大約公元四世紀末,造紙術傳入朝鮮和越南。 到了7世紀,產自朝鮮半島的「高麗紙」已經為中國文人所喜用。公元9—10世紀,造紙術經絲綢之路傳到西域,並由此傳入印度,開始出現紙質的佛教經卷。在公元8世紀751年,唐朝高仙芝與當時的阿拉伯爆發怛羅斯戰役,戰敗的唐朝士兵俘虜中有懂得造紙的工匠,造紙術便傳入了西方;首先在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境內)建立了中東第一個造紙作坊,794年巴格達出現中東第二個造紙作坊,造紙術由此傳到阿拉伯地區。12世紀初傳入西班牙,13世紀傳入意大利,14世紀傳入法國、德國並最終傳遍歐洲。但 到17世紀時,歐洲造紙術仍然只是中國宋代的水平。乾隆年間,在清廷任職的法籍畫師、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將中國造紙術繪製成圖,寄回巴黎,從此先進的中國造 紙技術才在歐洲傳播開來,也廣泛使用,對於歐洲藝術、文學和教育發展都有著深遠之影響。經過了1,000多年的時間傳播,中國的造紙術就此傳遍了整個世 界。指南針 旱羅盤即現代指南針基本形式,有說法是意大利人發明。阿拉伯人的歷史記述認為指南針是中國人發明的,經過了阿拉伯人有效改進後才傳入歐洲。但是歐洲現存關於指南針的記載早於阿拉伯,阿拉伯語中指南針(al-konbas)一詞也似源於古意大利語。中國關於旱羅盤目前未發現早於西方的明確記載。 內陸後世旱羅盤則多用於風水羅盤和校時羅盤,如174/l189曾三異《同話錄》「地螺,或有子午正針,或用子午丙壬間縫針。天地南北之正,當用於午。」「地螺」可能是一種校時羅盤,主要用途是校時。旱羅盤和水羅盤的特點和操作方法,同時航海羅盤實際對歐洲的船舶和航海事業的影響十分重要。
 


火藥
 
 
一般被西方國家認為是中國古代三大發明之一。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航海羅盤,印刷術,火藥),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
 
火藥與火器西傳的意義主要是觸發了歐洲軍事的全面變革,並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和科技的進步。中國宋元兩代因初級火器的使用,使軍事變革開始萌生,到明代使用金屬槍炮後,便使軍事發生全面變革,一直延續到明末。火藥與火器西傳後,經過歐洲人的創新,其威力大增,新型槍炮不斷湧現,從而使歐洲軍事發生全面變革,到 1640 年英國工業革命成功時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可見,歐洲的變革則起了推動作用;歐洲變革的成果則被用於推翻封建統治,迎來了社會和科技的革命,即「文藝復興」 運動。因此沒有火藥與火器的西傳,就沒有「文藝復興」,也就沒有歐洲的近代化,這是世人所公認的史實。 

活字印刷
 
最早的活字印刷大約在1040年出現,當時的宋代人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用於取代雕版印刷術。與畢昇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詳細記載。
1584年西班牙歷史學家傳教士岡薩雷斯 德門多薩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中國印刷技術影響;中國的印刷術,通過兩條途徑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經俄羅斯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通過阿拉伯商人攜帶書籍傳入德國,古騰堡以這些中國書籍,作為他的印刷的藍本。  門多薩的書很快被翻譯成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在歐洲產生很大影響 。十五世紀後期及十六世紀早期,印刷術的傳播對西方的思想和社會都有深刻的影響。它激發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興起;而這兩個運動反過來進一步促進印刷術的發展。 西方學者曾指出,"西方世界現代文明進程中的幾乎每一項成就、都以不同的方式與印刷術的引進和發展有聯繫。"首 先,印刷術能使書籍廣泛發行,這意味教會對知識的壟斷被打破,從而為發展新學問開拓道路。另一方面,印刷術促進了歐洲民族文學的發展,從而促進民族主義興 起。由於當時的書籍多以不同的歐洲民族語言出版,不同民族的語言詞彙、語法、結構、拼法和發音等可透過印刷品得以固定,這不單促進通俗文學的發展,還促使 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確認 

‘‘Black Power’’

Although African American writers and politicians used the term ‘‘Black Power’’ for years, the expression first entered the lexicon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during the Meredith March Against Fear in the summer of 1966. Martin Luther King, Jr. believed that Black Power was ‘‘essentially an emotional concept’’ that meant ‘‘different things to different people,’’ but he worried that the slogan carried ‘‘connotations of violence and separatism’’ and opposed its use (King, 32; King, 14 October 1966). The controversy over Black Power reflected and perpetuated a split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between organizations that maintained that nonviolent methods were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civil rights goals and those organizations that had become frustrated and were ready to adopt violence and black separatism.

On 16 June 1966, while completing the march begun by James Meredith, Stokely Carmichael of the Student Nonviolent Coordinating Committee (SNCC) rallied a crowd in Greenwood, Mississippi, with the cry, ‘‘We want Black Power!’’ Although SNCC members had used the term during informal conversations,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Black Power was used as a public slogan. Asked later what he meant by the term, Carmichael said, ‘‘When you talk about black power you talk about bringing this country to its knees any time it messes with the black man … any white man in this country knows about power. He knows what white power is and he ought to know what black power is’’ (‘‘Negro Leaders on ‘Meet the Press’’’). In the ensuing weeks, both SNCC and the Congress of Racial Equality (CORE) repudiated nonviolence and embraced militant separatism with Black Power as their objective.

Although King believed that ‘‘the slogan was an unwise choice,’’ he attempted to transform its meaning, writing that although ‘‘the Negro is powerless,’’ he should seek ‘‘to amas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wer to reach his legitimate goals’’ (King, October 1966; King, 14 October 1966). King believed that ‘‘America must be made a nation in which its multi-racial people are partners in power’’ (King, 14 October 1966). Carmichael, on the other hand, believed that black people had to first ‘‘close ranks’’ in solidarity with each other before they could join a multiracial society (Carmichael, 44).

Although King was hesitant to criticize Black Power openly, he told his staff on 14 November 1966 that Black Power ‘‘was born from the wombs of despair and disappointment. Black Power is a cry of pain. It is in fact a reaction to the failure of White Power to deliver the promises and to do it in a hurry.… The cry of Black Power is really a cry of hurt’’ (King, 14 November 1966).

As the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 and other civil rights organizations rejected SNCC and CORE’s adoption of Black Power, the movement became fractured. In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Black Power became the rallying call of black nationalists and revolutionary armed movements like the Black Panther Party, and King’s interpretation of the slogan faded into obscurity. - End -

希特拉如何速成第二次世界大戰

希特拉於1936-39 年間德軍在外交的侵略行動乃速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主因,以下為德軍之行動時間表:

1936.1.15 西班牙各左翼黨派組成人民陣線,共同反對右翼勢力。同年2月19日人民陣線上台執政。7月18日右翼軍人佛朗哥Franco起事反對第二共和國政府,西班 牙內戰爆發,7月23日成立西班牙( 法西斯政府)。其後德意志、意大利出兵支持右派,蘇聯及歐洲各國反法西斯勢力則組成國際縱隊,支持左派。9月9日各國簽訂國際協定,規定各國不得干涉西班 牙內戰。
1936.3.7 德意志派軍重新佔領萊因蘭。
1936.10.25 德意志與意大利訂立協定,形成柏林-羅馬軸心。同年11月25日德意志與日本簽訂《反共產國際公約》。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公約。至此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組成軸心國集團 。
1938.3.12 德意志策動奧地利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首領賽斯-英夸特Arthur Seyss-Inquart奪權。次日德意志併吞奧地利。
1938.9.12 德意志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給予蘇台德蘭Sudetenland以自治權,引發九月危機。10月29日不列顛、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舉行慕尼黑會議,不列顛 和法蘭西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30日四國訂立《慕尼黑協定》。10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將蘇台德蘭割予德意志,2日將特申割予波蘭。
1938.10.7 德意志策動斯洛伐克地區建立自治政府。同月11日又策動盧西尼亞Ruthenia地區建立自治政府。28日盧西尼亞改稱喀爾巴阡-烏克蘭 Carpathian-Ukraine。11月2日德意志和意大利主持第一次維也納仲裁,規定將喀爾巴阡-烏克蘭南部劃歸匈牙利。1939.3.14 德意志促使喀爾巴阡-烏克蘭脫離捷克斯洛伐克,建立喀爾巴阡-烏克蘭政權。同月15日德意志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將捷克斯洛伐克分割為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 Bohemia and Moravia保護領和斯洛伐克政權兩部分,史稱布拉格事件。16日匈牙利併吞喀爾巴阡-烏克蘭。
1939.3.22 不列顛與法蘭西結成互助軍事同盟,反對軸心國侵略,重新形成盟國陣營。
1939.3.23 德意志併吞立陶宛轄下之克萊佩達(即默麥爾)。
1939.5.22 德意志與意大利簽訂《德意友好同盟條約》,史稱《鋼鐵公約》。
1939.8.23 德意志與蘇聯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劃分在東北歐之勢力範圍。
1939.9.1 德意志發動閃電戰,入侵波蘭,併吞但澤,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同月3日不列顛和法蘭西對德意志宣而不戰,史稱「奇怪的戰爭」。17日蘇聯亦入侵波蘭,佔領 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 29日德意志和蘇聯瓜分波蘭領土。30日波蘭亡,部分政府成員流亡海外,其後在不列顛組織流亡政府。

文化大革命

1. 有人視文化大革命為一場漠視人性、尊嚴、價值、道德 …. 的夢魘,但亦有不少人將之視為一場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鬥爭。在毛澤東的帶領下,無數的青年集結起來成為「紅衛兵」,他們深信革命是正確的道路,甘願為黨犧 牲,誓要把所有資產階級份子、反革命人士剷除。到底這是一場苦難還是一場偉大的人民革命?
認 為文革是全社會悲劇的代名詞,可是在文革後真正能正視過去、作出反省和反思的知識分子並不多。參與過文化大革命既是文革的參與者,又是那場災難的承受者, 文革對他們來說,是不堪回首的往事。要直面對文革中自己精神缺陷----軟 弱、暴行和非理性,就像要「揭開一個人的傷口,再往上面撒一把鹽」故迫害者往往充當了受害者、被迫害的角色,認為自己是「無罪的羔羊,純潔的聖徒」,對以 住的留戀。或者,並非留戀,而只是一廂情願的自我安慰,以減免道義上的責任和取得精神上的平衡。這種對青春無悔,自我確認的情緒,使他們不願意、也無能力 總結和分析這場革命。

而 最重要的是,對我們這樣的一個民族來說,精神的梳理,遠遠沒有開始。而事實上對文革的的反思,每每觸動了中共神經的敏感部,故在文革後中共屢次強行打斷這 個民族反思過程。中共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把文革被說成是 「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這個決議,雖有利於消除文革派在中央的影響力,有利於安定政局, 但卻不利於文革的反思與研究。

2.文化大革命與毛澤東的關係

毛澤東是要在文化大革命中負上最大責任,。毋庸諱言,毛澤東晚年確實犯了這個重大錯誤,“文化大革命”這樣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長達十年之久的動亂。其深刻教訓我們需要永遠記取。
正是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帶領下,中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中國從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到社會主義新時代。
一個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奴役的國家,變成一個享有主權的獨立的國家。
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變成一個除臺灣等島嶼外實現統一的國家。
一個人民備受欺凌壓迫的國家,變成一個人民當家作主、享有民主權利的國家。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變成一個走向經濟繁榮、全面進步的國家。
一個在世界上被人們看不起的國家,變成一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尊重的國家。
所有這些,都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令全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社會主義時代,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毛澤東及時發表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指出:“現在的情況是:革命時期的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群眾階級鬥爭基本結束,但是階級鬥爭還沒有完全結束。”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毛澤東改變了他本來已經達到的正確認識,又走上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老路。這裏所說的“種種原因”包括:對階級鬥爭的形勢估計得過於嚴重,在開展反傾向鬥爭中違反了辯證法(只反右不反“左”),個人崇拜嚴重損害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等。

3. 文革中哪些是好人, 哪些是
壞人?
此問題基本上沒有一定答案。因歷人物哪有忠奸之分,只可談其對歷史演變中所帶來之影響。到了明天、今天又是一天歷史,永無休止的延續。

明朝哪個宦禍較嚴重?

魏 忠賢,生於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卒于明熹宗天啟七年(1627年)。明代宦官,河間肅寧(今屬河北)人。少無賴,賭博輸錢,為債主所 迫,自施宮刑,變姓為李,易名進忠。萬曆中,通過結好宦官頭目王安的部下魏朝,入宮當了太監,其間,熹宗年幼,由奶媽客氏撫養。客氏,乃定興民侯二妻。原 先,客氏私侍魏朝,所謂“對食者也”。及忠賢入,客氏又薄魏朝而愛忠賢,且相結甚深。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死,熹宗即位,封客氏為“奉聖夫人”, 同時提拔與客氏有暖昧關係的李進忠為司禮秉筆太監,並令複魏姓,賜名忠賢。魏忠賢遂與客氏並邀寵倖,專權擅政,其禍為有明一代之冠,宦官專權達于登峰造極 的地步。

魏客勾結 宦官專權

  魏忠賢目不識丁,生性猜忌、殘忍、陰險、毒辣,客氏淫而狠;他們相互勾結,狼狽為奸,宮中莫敢誰何。王體乾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也得服服帖帖聽他使喚。天啟三年(1623年),魏忠賢兼掌東廠後,權勢更大,加上有客氏做內援,橫行天下。
   天啟初年,東林黨人當政。東林黨形成于神宗時期。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無錫人顧憲成、顧允成兄弟,因其政見與當權者不合,遂辭官還鄉, 與高攀龍、錢一本等人到東林書院講學。他們“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抨擊時弊,頗得士大夫的支持,從而團結了一批名士清流,稱為“東林黨”。萬曆四十八年 (1620年),神宗和光宗在不滿兩個月內相繼死去。光宗臨終時,給事中楊漣受顧命。其後,楊漣、左光鬥等一批東林黨人,遂擁立萬曆皇帝的孫子朱由校即帝 位,是為熹宗。熹宗即位後,內閣、都察院、吏部、兵部、禮部等要職,都為東林黨人所掌握,其勢盛極一時。後來,由於客氏的唆弄,熹宗逐漸由重用東林黨人變 為寵信太監魏忠賢。魏忠賢得寵後,勾結外廷官僚,竊取大權,把持朝政,再度形成了宦官專權的局面、與東林黨人作對的各派官員,紛紛投奔魏忠賢門下,形成了 一股巨大的邪惡勢力,稱之為“閹黨”。東林黨人嚴重排斥異己的門戶之見,又為閹党的形成起了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作用。

爪牙遍佈 勢傾朝野

   天啟元年(1621年),首輔方從哲因光宗之死,被劾在告,大學士劉一景當國。劉一景當國後,與東林黨人韓擴相得甚歡,他們千方百計地抑制魏忠 賢和客氏勢力。但由於舉籌失措和魏閹勢力的擴大,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劉一景終於被迫下臺。這是魏忠賢與內閣鬥爭的第一個回合的勝利。接著,葉向 高、韓擴、朱國楨三個內閣首輔,都依次被魏忠賢逼走。葉向高於天啟四年(1624年)七月致仕,韓擴于十一月,朱國楨於十二月,前後不到半年時間。天啟四 年十二月,顧秉謙出任內閣首輔,整個內閣遂被魏閹控制。自此,“居政府者皆小人,清流無所依倚”。
   顧秉謙,昆山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天啟元年(1621年)晉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天啟二年(1622年),魏忠賢干預朝政遭 到言官反對後,欲謀結外廷官僚,顧秉謙與魏廣微便率先謅附。天啟三年(1623年)春,兩人同時入閣。天啟四年(1624年)—十二月,秉謙出任首輔。 “自四年十二月至六年九月,凡傾害忠直,皆秉謙票擬。《三朝要典》之作,秉謙為總裁,複擬禦制序冠其首,欲用是鉗天下口。朝廷有一舉動,輒擬旨歸美忠賢, 褒贊不已。”其為人“庸劣無恥”,“曲奉忠賢,若奴役然”。魏廣微,南樂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為人陰狡。與魏忠賢同鄉同姓,開頭自稱“宗 弟”,後來自認是魏忠賢的侄兒,同魏忠賢往來甚密,處處按魏忠賢旨意行事,在閣中與魏忠賢通信,皆親筆行書,外題“內閣家報”,時人稱為“外魏公”。當時 的閣臣,諸如馮銓、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李國普、來宗道、楊景辰等,都是魏忠賢的走卒。時人把魏忠賢一手操縱的內閣稱為“魏家閣老”。閣老既屬魏家, 六部九卿以及四方督撫更無一不是魏忠賢的徒子徒孫。他們拜認魏忠賢為父、為祖父,自稱幹兒、義孫。這夥幹兒義孫中最有名的是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
   五虎指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都是文臣,是魏忠賢的參謀。崔呈秀,薊州人,為五虎之首,魏忠賢的心腹。他初見東林勢盛,要求加 入,東林拒而不納。後以禦史巡按淮陽,貪污納賄,被左都禦史高攀龍告發,吏部尚書趙南星議處充軍。“呈秀大窘,夜走魏忠賢所,叩頭乞哀,言攀龍、南星皆東 林,挾私排陷,複叩頭涕泣,乞為養子。當是時魏忠賢為廷臣交攻,憤甚,方思得外庭為助。……得呈秀,恨相見晚,遂用為心腹,日與計畫。”他自恃魏忠賢寵 信,貪污納賄,無所不為,一些無恥之徒,多拜為門下士,藉以接近魏忠賢。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遷兵部尚書,仍兼左都禦史,並綰兩篆,握兵權憲 紀,出入炬赫,勢傾朝野”。熹宗死,魏忠賢仍召他密議,其後兩人均自縊死。


倪文煥、李夔龍、吳淳夫、田吉四人,都是由崔呈秀介紹給魏忠賢做義子的。倪文煥初為禦史,後出按畿輔,為魏忠賢建三祠,官至太常卿。李夔龍“專承呈秀指,引用邪人,以媚忠賢”,官至左副都禦史。吳淳夫官至工部尚節,田吉官至兵部尚書。他們都是魏忠賢的走狗。
   五彪有田爾耕、許顯純、崔應元、楊寰、孫雲鶴,都是武臣,是魏忠賢捕殺異己的兇手。田爾耕,任丘人,天啟四年(1624年)十月掌錦衣衛事。其 為人狡黠陰賊,與魏忠賢之侄魏良卿為莫逆之交。魏忠賢斥逐東林,數興大獄,田爾耕廣布偵卒,羅織平人。時有“大兒田爾耕”之謠。許顯純為田爾耕之部下,掌 鎮撫司,性殘酷。楊漣、左光鬥、周順昌、黃尊素等人,皆死其手。崔應元為錦衣衛指揮,凡顯純殺人事,皆應元等共為之。楊寰亦隸錦衣,為東司理刑,是田爾耕 的心腹。孫雲鶴為東廠理刑官。他們都是些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
   十狗之首是吏部尚書周應秋。應秋,金壇人,萬曆進士。萬曆中曾任工部侍郎,素極卑鄙。及魏忠賢得勢,為左都禦史。其家善烹飪,每逢魏良卿經過, 就進豬蹄留飲,良卿大歡,時號煨蹄總憲。天啟六年(1626年)七月,擔任吏部尚書後,“稱官索價,每日勒足萬金,都門有‘周日萬’之目”。及魏忠賢敗, 他哭道:“兒子如何過?”天下笑之。十孩兒中,兵部給事中李魯生、提學禦吏李藩,皆為魏忠賢心腹。
他們開始諂事魏廣微,廣微敗,改事馮銓,銓寵衰,又改事 崔呈秀。時號兩人為“四姓奴”。魯生卑污奸險,常參密謀。李藩出督畿輔學政,建祠天津、河間、真定,呼忠賢九千歲。時人有“一週二李,其權無比”之謠。

打擊東林 重翻三案
   魏忠賢通過其狐群狗黨操縱了從內閣、六部乃至四方督撫的全部權力後,他們專橫跋扈,無惡不作。致使朝廷內外,只知魏閹,不知皇帝。因而激起了正 直官員的強烈憤慨。天啟四年(1624年),左副都禦史楊漣,上疏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說他自行擬旨,擅權亂政;斥逐直臣,培植私黨;引用親屬,濫加恩 蔭;利用東廠,陷害忠良;生活糜爛,窮奢極欲,等等。魏忠賢初聞疏上,懼甚。遂泣訴于熹宗,其黨徒王體乾及客氏又從旁為他辯護,熹宗竟偏信不疑,下旨斥責 楊漣。接著,魏大中、黃尊素、袁化中、周宗建等七十多個官員再次冒死上疏,交章彈劾。但由於魏閹當國,魏忠賢毫毛無損,而楊漣、左光鬥卻被罷官。
   魏忠賢遭到交章彈劾後,對東林黨人恨之入骨。天啟五年(1625年),遂興大獄。其時,遼東經略熊廷弼因被後金戰敗,押在獄中。魏忠賢指使其黨 羽誣陷楊漣、左光鬥等人接納熊廷弼賄賂,將東林著名首領楊漣、左光鬥、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等六人逮捕下獄、交錦衣衛拷打追贓。一時偵騎四出, 道路洶洶,凡是與六人有點關係的,都被跟蹤盯梢,隨時都有送命的危險。錦衣衛都督田爾耕,對楊漣、左光鬥等六人,每五天就進行一次拷打逼供。舊傷未愈,新 創複加。到後來審訊時,只能戴桎梏平臥堂下。除顧大章被迫自殺外,其餘五人全被折磨而死。楊漣死時,土囊壓身,鐵釘貫耳,慘不忍睹。天啟六年(1626 年),魏忠賢再興大獄,逮捕東林首領高攀龍、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等七人。這次偵緝更加森嚴。從被捕者家鄉到京城內外,鷹犬密 布,恐怖異常。除高攀龍投水自殺外,其餘六人都被逮捕,慘死於獄中。史稱這兩次大獄為“前六君子”、“後七君子”。此外,當時早已病死的東林首領李三才, 亦被削除官籍,追奪封誥。可見對東林黨人打擊迫害之瘋狂與殘酷!在魏忠賢眼裏,東林黨已成了十惡不赦的同義語。許多想向上爬的官員,為取悅于魏忠賢,也都 隨聲附和。翻“三案”
  魏忠賢為一網打盡東林黨,又全翻“挺擊”、“紅丸”、“移宮”三案,以顧秉謙、黃立極、馮銓為總裁,纂修《三朝要典》。凡在“三案”中與邪黨爭論是非者,都慘遭迫害。
   “挺擊案”,是萬曆四十三年門615年)五月初四傍晚,有一男子,手持木棍,闖入太子常洛居住的慈慶宮,打傷守門太監,隨後被擒。經浙黨巡城禦 史劉廷元審問後奏稱,犯人張差,薊州人,語無倫次,是個瘋子:後又經兩個浙党官員審問,亦如初審,準備按瘋顛結案。 但很多官員懷疑此人系鄭貴妃主使,意在 謀害太子。刑部主事王之窠(讀c6i)私下探詢犯人張差,得知系受人指使,是由太監帶進宮來作案的。神宗遂令刑部會同十三司官員會審。張差供認,太監龐 保、劉成指使他闖入慈慶宮,並說“打死小爺,有吃有穿”。龐保、劉成都是鄭貴妃宮中的內侍,於是真相大白。神宗怕追查下去牽涉鄭貴妃,便下令處死張差。又 把龐保、劉成秘密處決於內廷。此即為“挺擊案”。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病死,太子常洛于八月初一嗣位,是為光宗。光宗做太子時已有妃子、宮女多人,其中兩個姓李的選侍最為得 寵,故稱為東李、西李,而西李之寵又在東李之上。光宗起居無節,溺於女色,即位不久便生了病。內醫太監崔文升上瀉藥,光宗服後,腹瀉不止。鴻臚寺丞李可灼 獻紅丸一顆,自稱仙丹,光宗服後,稍覺舒適。過了半日,又獻上一顆,光宗服後睡至淩晨死去。在位二十九天,是為“紅丸案”。光宗之死,內外官員都歸咎于李 可灼,但首輔方從哲卻以光宗遺詔名義,擬賞李可灼白銀五十兩,群情大嘩。紛紛彈劾李可灼和方從哲。方從哲不得不把賞銀五十兩改為罰俸一年。方從哲自己亦被 迫辭職。天啟二年(1622年),東林黨人禮部尚書孫慎行又上疏追論李可灼、崔文升等人的罪,李可灼充軍,崔文升貶放南京。 選侍西李,在光宗死後,仍住乾清宮不肯搬出,妄圖借皇長子朱由校年少,垂簾聽政。但乾清官是專供皇帝和皇后住的。禦史左光鬥上疏指出,西李既非 嫡母,又非生母,儼然居正宮,而皇長子卻居慈慶宮,是名分倒置。還說,如不採取措施,讓西李借撫養之名,行專制之實,武后之禍複見於今日。給事中楊漣也再 次上疏,力促移宮。西李才不得不移居仁壽殿。此即為“移宮案”。西李移宮後,與東林黨作對的官員又上疏譴責,說光宗屍骨未寒,逼西李移宮,未免過分。於是 又爭吵起來。後來,熹宗降旨,痛數西李罪狀,並令西李搬出仁壽殿,到宮女養老的噦鸞宮去住,才算了事。

         在“挺擊”、“紅丸”、“移宮”三案處置過程中,東林黨人的主張占了上風,大體上都是按照東林黨人的意見結案的。而魏忠賢則要把“三案”徹底翻 過來,此即為纂修萬曆、泰昌、天啟三朝要典之用意。魏忠賢在重新審定“三案”過程中,首先把對犯人張差瘋顛提出質疑的王之窠逮捕入獄,並置於死地。接著, 又赦免了在“紅丸案”中被充軍的李可灼,起用了被貶放南京的崔文升,並任命崔文升為漕運總督。選侍西李竟被封為康妃。這樣,王之窠、孫慎行;楊漣,遂被定 為“挺擊”、“紅丸”、“移宮”三案之罪首。當時正修光宗實錄,魏忠賢又下令,凡事關“三案”者,都必須按《三朝要典》改寫。

滿布生祠 惡貫滿盈
  魏忠賢在瘋狂鎮壓其政敵東林黨人過程中,橫行不法,趾高氣揚。而閹黨對他的吹捧,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疏奏中凡提到 魏忠賢的地方,均諱其 姓名,稱為“廠臣”。內閣擬旨,竟將“朕與廠臣”聯名並稱,嚴然以皇帝自居。天啟六年(1626年)六月,浙江巡撫潘汝楨首倡為魏忠賢建造生祠。其後,遍 布各地的狐群狗黨,爭先效尤,生祠幾遍天下。除建生祠外,大同巡撫張翼明又奏請為魏忠賢建坊。其後,奏請為“廠臣”建坊者,不可勝計。這些祠和坊都是奉旨 建造的,各有賜名,諸如“廣恩”、“崇仁”、“崇德”、“報功”之類。祠的建造,極為華麗。 一祠之費,多者數十萬,少者數萬,剝民財,侵公帑,伐樹木無 算。”開封建祠,毀民房二千餘間。童蒙在延綏建祠,用的是琉璃瓦,猶如宮殿一般。
   各祠中都供有魏忠賢像。薊州、大同、湖廣等地的生祠,供的是金像,頭戴冕旒,執笏,儼如帝王。有的像系用沉香木雕成,極為華麗。魏忠賢像入祠安 放時,還要舉行隆重的儀式。如天津巡撫黃運泰,“迎逆賢喜容於郊,五拜三叩頭,乘馬前導,如迎詔儀。及像至祠所,安置訖,運泰列拜丹墀,率文武諸官俱五拜 三叩頭。運泰複至像前萬福,口稱‘某名某年某事,蒙九千歲扶植’,叩頭謝,又:‘某年月,蒙九千歲升拔’,又叩頭謝。致辭畢,就班,仍五拜三叩頭。旁觀者 皆汗下浹踵,運泰揚揚甚得意也”。又河間、真定等處迎逆像,“行五拜禮,呼九千九百歲”。生像兩旁,懸掛著頌揚魏忠賢的楹聯。山東巡撫李精白撰寫的楹聯 雲:“至聖至神,中乾坤而立極;乃文乃武,同日月以長明。”
  凡對建祠不滿或入祠不拜者,均遭迫害。工部郎中葉憲祖,對建祠流露了一點不滿情緒,立即被削籍。原提學副使黃汝亨經過西湖生祠時,微發詫歎語,竟被活活打死。薊州胡士容以不具建祠文,下獄論死。兵備副使耿如杞,因入祠不拜,下獄論死(未等執行,忠賢已敗)。
  魏忠賢生祠生像,遍佈各地,強令人們頂禮膜拜。魏閹黨羽甚至把魏忠賢與孔子並尊。其時,孔子被尊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就是當朝皇帝進入孔廟也 得行禮。把魏忠賢與孔子並尊,自然又比皇帝高出一等,魏忠賢十分高興。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國子監生員陸萬齡奏請以魏忠賢配孔子,忠賢父配啟聖 公。他說:“孔子作《春秋》,忠賢作《要典》;孔子誅少正卯,忠賢誅東林。宜建祠國學西,與先聖並尊。”這還不算,他還請求皇上制碑文一道,勒名顯揚。國 子監司業林釺看了覺得太不象話,未敢上報,結果被削籍。另一個司業朱之俊立刻奏上,馬上便被批准。朱之俊貼出告示,說魏忠賢之功在“孟子之上”,要國子監 生員捐款建造魏忠賢與孔子並尊的祠。還有個生員更進而奏請奉魏忠賢像入孔廟與孔字並坐。正當他們豐舞足蹈,鼓噪一時之際,熹宗死,其弟由檢入繼帝位,改元 崇禎,是為思宗。魏閹失去靠山,東林黨人紛紛上書彈劾閹黨。崇禎帝為收攬人心、穩定統治,遂下令將魏忠賢貶謫鳳陽,接著又派人逮捕治罪。魏忠賢聞訊,畏罪 自殺。崇禎二年(1629年),把依附魏忠賢的閹黨定為“逆案”,魏忠賢遂被定為“逆案”之首。妄想流芳千古的魏忠賢,卻落了個遺臭萬年的可恥下場。